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  质量保障  政策文件  学校文件
温职院教〔2019〕25号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诊改办法
来源:温职院质量考评处 日期:2019-09-29 字体:


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文件

 

 

温职院教〔201925号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  

   

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诊改办法

 

课程诊断与改进是专业诊改的核心,为及时准确把握学校各课程的教学情况,发现并解决课程建设、教学中所遇到的主要困难、问题,加强对课程建设和教学的指导,促进课程质量不断提高,特制定本办法。

一、指导思想

深入贯彻《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》(国发〔2019〕4号),落实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》(教职成厅〔2015〕2号)、《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》(教职成司函〔2017〕56号)、《关于印发〈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复核工作指引(试行)〉的通知》(职教诊改〔2018〕25号)等文件精神,以提高课程质量为目标,建立课程诊断与改进评价指标体系,评价课程质量,分析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,提出改进建议,促进各专业加强课程建设、课程教学管理,全面提高课程质量。

二、基本原则

(一)问题导向。通过发现问题-问题分析-诊断病因-实践改进,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课程诊断与改进评价指标体系。

(二)遵循专业-课程-课堂的逻辑关系。形成课程建设诊断改进、课程教学质量诊断改进机制,与专业规划建设契合,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
(三)坚持“多元诊断、重在改进”。将诊断与持续改进相结合,通过诊断全面排查课程相关问题、达到课程质量持续提升的目的。

三、具体内容

诊改以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为主要观察因素,包含课程描述、课程建设、课程标准、课程设计、授课计划、教学过程、考核过程、教学资源、教学资格和教学反思等10个诊断维度,详见附件1。

四、程序和方法

1.课程自评。课程教学团队整理课程建设、课程教学等相关资料,对所评课程的课程文件、授课情况、教学资源、教学资格等方面进行认真的总结,肯定成绩,分析差距与不足,根据课程诊断维度及影响因素参考表进行自我诊断,填写课程自我诊断及改进报告并提供佐证材料及清单。

2.系部、二级学院复评。在课程教学团队自评的基础上,系部、二级学院深入课程教学团队,搜集相关信息,对所评课程的建设情况及教学现状进行全面、客观、准确的分析,对照课程质量诊断维度及影响因素参考表进行公正评价,确认该课程自我诊断及改进报告的真实性,形成评价意见和建议。

3.学院层面以课程自我诊断、系部及二级学院评价为基础,通过开展风险预警、过程监督和问题整改,逐步完善课程顶层设计,确保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持续提升。

 

附件:1.课程诊断维度及影响因素参考表

2.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自我诊断及改进报告

 

 

          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

            20199月29日

 


附件1

课程诊断维度及影响因素参考表

序号

诊断维度

影响因素参考指标

1

课程描述

1.课程信息是否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符(包括课程名称、课程代码、课时数、学分等);

2.课程目标描述是否科学合理,是否紧密围绕真实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需求。

2

课程建设

1.是否有建设省级及以上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教学资源库、新形态教材等的发展规划;

2.是否有在建的省级及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、课程教学资源库或新形态教材等。

3

课程标准

1.课程目标、标准是否明确、具体、可检测;

2.课程目标、标准是否与专业建设目标契合,是否与自身基础适切;

3.课程标准是否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时编制;

4.课程标准是否有形成动态调整机制;

5.是否有将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规范等纳入课程内容。

4

课程设计

1.课程开发与设计是否基于真实工作过程,围绕真实工作任务,并融入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要求;

2.课程教学是否以真实或仿真项目为载体,科学合理设计学习任务;

3.教学内容安排是否遵循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,序化是否科学合理;

4.课堂教学设计是否涵盖真实工作过程全要素,教学过程是否完整,教学环节是否可操作强。

5

授课计划

1.授课计划课时和进度安排是否适当;

2.教学内容编写是否具体准确,作业、实验、实习和考核安排等是否合理;

3.选用的教材是否符合课程标准。

6

教学过程

1.教法选择是否基于专业特点、课程要求和学生实际;

2.教学思路是否清晰,逻辑性强;是否突出教学重点、突破难点;

3.教学过程是否能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,如MOOC、翻转课堂等。

7

考核过程

1.考核方式是否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、授课计划、课程考核方案相关要求一致;

2.课程考核是否体现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的有机结合,评价标准、成绩比重是否科学、详实;

3.终结性考核命题是否以课程标准为依据,考试内容是否涵盖课程标准的知识点和技能点;

4.终结性考核试卷命题审核、审批手续是否齐全,试卷内容是否存在错误;

5.终结性考核难易度是否合理,成绩分布是否呈正态分布;

6.终结性考核试卷阅卷是否规范,成绩评定是否准确。

8

    教学资源

1.教案编写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相关要求;

2.课件制作是否完整、内容丰富、主题鲜明,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;

3.是否拥有微课、MOOC等信息化资源;

4.是否有在建的国家规划重点教材、新形态教材或新型活页式、工作手册式教材等。

9

    教学资格

1.教师授课资格是否符合《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课准入管理办法》(温职院教[2015]27号);

2.课程教学团队结构是否合理(包括年龄、职称、专长等);

3.依据教学督导随堂评课情况,评定课程教学质量。

10

教学反思

1.教学反思是否有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附件 2

 

温州职业技术学院

课程自我诊断及改进报告

 

 

部(二级学院)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程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专业(教研室)负责人(签名)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间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处制

O一九年

 

1 课程信息

1.1课程描述

提示:1.描述课程基本信息(包括课程名称、课程代码、课时数、学分等);2.描述课程建设目标。

1.2课程建设

提示:1.是否有建设省级及以上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教学资源库、新形态教材等的发展规划;2.是否有在建的省级及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、课程教学资源库或新形态教材等。

1.3自我诊断及改进措施

诊断提示:1.课程信息是否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符;2.课程目标是否紧密围绕真实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需求。

2 课程标准

2.1课程标准描述

提示:以佐证材料形式提供。

2.2 自我诊断及改进措施

诊断提示:1.课程标准是否与专业建设目标契合,是否与自身基础适切;2.课程标准是否有形成动态调整机制;3.是否有将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规范等纳入课程内容。

3 课程设计

3.1  课程设计方案

    提示:以佐证材料形式提供。

3.2 自我诊断及改进措施

诊断提示:1.课程开发和设计是否基于真实工作过程,并融入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要求;2.教学内容安排是否遵循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,序化是否科学合理;3.单元教学设计是否以真实产品为载体,科学合理设计学习任务;4.课堂教学设计是否涵盖真实工作过程全要素,教学过程是否完整,教学环节是否可操作性强。

4.授课计划

4.1 授课计划具体内容

提示:以佐证材料形式提供。

4.2 自我诊断及改进措施

诊断提示:1.授课计划课时和进度安排是否得当;2.教学内容编写是否具体准确;3.选用的教材是否符合课程标准。

5.教学过程

5.1教学过程描述

提示:描述该课程教学课前、课中、课后各环节的基本情况(包括备课、写教案、导入、重点难点解析、课堂互动等;描述该课程的教法、教学手段的运用(如MOOC、翻转课堂等)。

5.2 自我诊断及改进措施

诊断提示:1.教法选择是否基于专业特点、课程要求和学生实际;2.教学思路是否清晰,逻辑性强;3.教学过程是否突出重点难点;4.教学手段是否合理,是否顺应信息化教学潮流,发挥信息化教学工具的优点。

6.考核过程

6.1 课程考核方案

提示:以佐证材料形式提供。

6.2 终结性考核试卷命题质量、阅卷质量等情况

   提示:以试卷专项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(由相关职能部门提供检查结果数据)。

6.3 自我诊断及改进措施

诊断提示:1.考核方式是否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、授课计划、课程考核方案相关要求一致;2.考核方式是否体现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有机结合,体现考核评价多样性;3.考核评价标准是否清晰;4.终结性考核试卷命题是否以课程标准为依据,考试内容是否涵盖课程标准的知识点和技能点;5.终结性考核试卷命题审核、审批手续是否齐全,试卷内容是否存在错误;6.终结性考核难易度是否合理,成绩分布是否呈正态分布;7.终结性考核试卷阅卷是否规范,成绩评定是否准确。

7.教学资源

7.1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基本情况

    提示:以佐证材料形式提供(教案、课件、自编教材、教学资源库等)。

7.2自我诊断及改进措施

诊断提示:1.教案编写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相关要求;2.是否拥有微课、MOOC等信息化资源;3.国家规划重点教材、新形态教材或新型活页式、工作手册式教材等的建设情况。4.课件制作是否完整、内容丰富、主题鲜明,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;

8.教学资格

8.1 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基本情况

提示:描述课程教学团队组成成员基本情况,包括年龄结构、职称结构、专业背景及专长等。

8.2教学质量自我诊断及改进措施

诊断提示:依据教学督导随堂评课情况,评定本课程教学质量状况并提出改进措施。

9.教学反思

提示:以佐证材料形式提供。

10 总结

提示:根据本课程建设目标,根据1-8点所进行的自我诊断及改进措施,概括叙述不足之处和下一步工作思路。

11 佐证清单

提示:1.课程标准;2.课程设计方案;3.授课计划;4.课程考核方案;5.相关教学资源(教案、课件、自编教材、教学资源库等);6.教学反思。佐证材料需提供电子版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12 系部(二级学院)复核意见

(系部、二级学院对课程自查情况进行复核,提供复核意见)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系部、二级学院)对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课程的自我诊断及改进报告和相关佐证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。

 

二级教学单位(盖章)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年   月   日

发:各处室、系部、二级学院。

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9年9月29日印发

 

 文件下载:

温职院教〔2019〕25号  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诊改办法.docx